聖托里尼 / 錫拉(古)Σαντορίνη / Θήρα在大區內的位置聖托里尼 / 錫拉(古)在希臘的位置坐標:36°24′54″N 25°25′57″E / 36.415°N 25.4325°E / 36.415; 25.4325國家希臘大區南愛琴大區專區錫拉專區面積 • 市鎮90.69 平方公里(35.02 平方英里)人口(2011)[1] • 總計17,430人 • 市鎮15,550 • 市鎮密度171人/平方公里(444人/平方英里) • 市區14,005社區[1] • 人口1,857 (2011)時區EET(UTC+2) • 夏時制EEST(UTC+3)郵政編碼847 00, 847 02電話區號2286車輛號牌EM網站www.thira.gr
聖托里尼(希臘語:Σαντορίνη,希臘語發音:[sandoˈrini])是在希臘大陸東南200公里的愛琴海上由一群火山組成的島環,位於北緯 36.40° —東經 25.40°。聖托里尼島環上最大的一個島也叫聖托里尼島,別名錫拉島(Θήρα)。聖托里尼島位於基克拉澤斯群島的最南端,面積約73平方公里,人口約一萬四千餘人,多為希臘人。「聖托里尼」是13世紀時威尼斯人所命名的,起源於聖伊雷內(Santa Irene);在此前這個島稱為錫拉島、卡利斯提(Καλλίστη,在古希臘語意為「最美」)或斯特龍吉利(Στρογγύλη)。島上建築藍白相間,襯以蔚藍大海,美不勝收,是著名旅遊勝地。在行政區劃上,聖托里尼屬於南愛琴大區錫拉專區。
3600多年前這裡發生一次數千年來最猛烈的火山爆發,留下一個大火山口和數百米厚的火山灰,可能間接造成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消亡。
阿克羅蒂里的米諾斯文明遺蹟[編輯]
阿克羅蒂里的米諾斯文明遺蹟四個保存完好的大缸
聖托里尼島上的阿克羅蒂里的米諾斯文明遺蹟的發掘工作是1967年由已故雅典大學考古學教授斯皮里宗·馬里納托斯首先發起的。 斯皮里東·馬林拿托斯使錫拉島成為克里特島之外最著名的米諾斯文明遺蹟。雖然只有城市最南端的部分被出土,但已經發現了複雜的多層建築、街道和廣場的組合,其中殘留的牆垣高達8米,全部都掩埋在錫拉噴發出的厚厚的火山灰下。這個城址不屬於宮殿類型,與克里特所發掘出的那些不同,但是它所表現出精湛的泥瓦工藝和外牆的精美壁畫表明這也不是商人的倉庫,一個織機工房可能顯示了出口織料的存在。
《番紅花採集者》
人類最早定居的跡象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前40世紀或更早),不過在約前19世紀—前1650年代阿克羅蒂里發展成為青銅時代愛琴海上主要的港口之一,不僅接收來自克里特的貨物,還有遠至安那托利亞、賽普勒斯、敘利亞和埃及,以及佐澤卡尼索斯和希臘大陸的貨品。
在錫拉島發現了水管和廁衛系統,是至今為止最早的紀錄。水管有兩路,說明當時錫拉人已經有冷熱兩種水供應,由於就在火山邊上,熱水的來源很可能是地熱作用。
阿克羅蒂里的壁畫缺乏希臘和基督教裝飾所熱衷的神話題材。米諾斯壁畫《番紅花採集者》中描繪了採花人將收穫獻給一位端坐的女子,可能是一位女神;在另一個房間內,用書法般有力而流暢的線條描繪了兩隻羚羊;著名的漁人壁畫描繪了一個漁民和他的收穫:用繩子穿過腮串起的兩串魚;娛樂的小船隊由歡蹦亂跳的海豚簇擁著,船上的貴夫人們在遮陽棚下安逸舒閒。
古代火山噴發[編輯]
主條目:米諾斯火山爆發
錫拉火山災難性的噴發是愛琴地區在特洛伊陷落之前發生的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噴發可能導致東地中海地區巨大的氣候變化,它也是地球上幾千年來發生的最大的火山噴發事件。
希臘、拜占庭和奧斯曼時期的聖托里尼[編輯]
其後,腓尼基人和多立安人分別前來統治這個島嶼。位於海平面上396米的希臘城市錫拉是在公元前9世紀由多立安殖民者建立的,根據傳說,他們的首領為錫拉斯(Θήραν)。他們在此一直居住到拜占庭時期。根據希羅多德(4.149-165),錫拉人在七年乾旱之後派出不少殖民者在北非建立了許多城市,包括昔蘭尼。就像其他希臘領土一樣,聖托里尼後來為羅馬人、拜占庭人以及法蘭克人。1579年島嶼的控制權落入鄂圖曼人之手。
現代的聖托里尼[編輯]
遠眺伊亞
1912年聖托里尼島劃歸希臘管轄。聖托里尼島上主要的居民點包括阿克羅蒂里、費拉、伊亞、恩波里奧、卡馬里、伊梅羅維格利、皮爾戈斯和錫拉夏。阿克羅蒂里的米諾斯文明遺蹟是一個可供旅客參觀的大型考古發掘場。
聖托里尼島上沒有溪流,因此水源短缺。 直到1990年代,島上居民用水主要靠收集降到房頂和天井的雨水、小泉水甚至從其他地方進口。如今島上裝備了一個海水淡化廠,向居民和遊客提供日常用水。島上的主要經濟是旅遊業,為了保護破火山口,島上的浮石場已經於1986年關閉。
聖托里尼還擁有一個小型的葡萄酒工業,依靠當地特有的葡萄品種「阿西爾提可」(Ασύρτικο)而小有名氣。阿西爾提可葡萄枝都極為古老,因為它們對葡萄根瘤蚜免疫,從而在20世紀早期該病大流行的時候免於被移除。根據它們的習性,植株之間的間隔很大,靠露水潤濕,它們被植成籃子狀,將葡萄懸於內部以保護它們不受風害。當地還特產紅潤甘美但級烈的聖桑托酒(Βινσάντο)。
1704年一個海底火山破水而出,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新卡梅尼島,火山活動的中心。二十世紀發生了三次噴發,最近的一次是1950年;1956年聖托里尼又經受了一次破壞性的地震。
聖托里尼是希臘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度假小島,每年由四月至十月都是遊客旺季,很多都是坐豪華客輪到來,停在火山口與中心區的海港中,再以小艇到岸坐吊車或小驢上市集的。也有客人由水翼船或坐飛機而至的。冬天及初春時節因為天氣不好,旅店關閉及船隻停行,島上的居民及商戶也都回到內陸,島上剩下很少人。
伊梅羅維格利所見的聖托里尼火山口全貌
聖托里尼火山口的全景照片,拍攝角度位於伊亞古城
雅尼的樂曲——聖托里尼[編輯]
「聖托里尼」 這個地方給予了雅尼無限的創作靈感。這首《聖托里尼》曾被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選為全美網球公開賽的主題曲。之後,這首曲子憑藉耳熟能詳的旋律更在許多體育賽事上頻頻出現,成為運動盛會最鍾愛的背景音樂之一。本樂曲亦被台灣的年代新聞台採用作為主題音樂。
參見[編輯]
聖托里尼機場
聖托里尼火山口
參考資料[編輯]
^ 1.0 1.1 Απογραφή Πληθυσμού - Κατοικιών 2011. ΜΟΝΙΜΟΣ Πληθυσμός. 希臘統計局 (希臘語).
參考文獻[編輯]
Forsyth, Phyllis Y.: Thera in the Bronze Age, Peter Lang Pub Inc, New York 1997. ISBN 0-8204-4889-3
Walter L. Friedrich, Alexander R. McBirney (Translator): Fire in the Sea: Natural History and the Legend of Atlant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nited Kingdom 1999. A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eruption and its effects from a geological point of view with many drawings, figures and pictures.
Broad, William J. (2003), Scientists Revisit an Aegean Eruption Far Worse Than Krakatoa, October 21, 2003, The New York Times
^ Guichard F. et al. (1993), Tephra from the Minoan eruption of Santorini in sediments of the Black Sea, Nature, v. 363, p. 610
^ Keenan D.J. (2004), Volcanic ash retrieved from the GRIP ice core is not from Thera,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v. 4
^ 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
^ Heiken, G. and McCoy, F. (1990) Precursory Activity to the Minoan Eruption, Thera, Greece. In: Hardy, D. A. (ed.) Thera and the Aegean World III, v.2. The Thera Foundation, London, p. 79-88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聖托里尼
希臘文化部:錫拉的阿克羅蒂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大都會博物館:米諾斯的克里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在線視頻:奧伊亞風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伊梅羅維格利的火山景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伊梅羅維格利的斯卡洛斯景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伊梅羅維格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錫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以及北奧伊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虛擬聖托里尼之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reeka.com: Santorin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Visit Santorini (希臘聖托里尼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愛琴海諸島北愛琴海諸島
薩索斯島
薩莫色雷斯島
利姆諾斯島
聖埃夫斯特拉蒂奧斯島
萊斯沃斯島
希俄斯島
薩摩斯島
伊卡里亞島
北斯波拉澤斯群島
阿洛尼索斯島
斯基亞索斯島
斯科派洛斯島
斯基羅斯島
基克拉澤斯群島
提洛島
阿莫爾戈斯島
阿納菲島
安德羅斯島
安迪帕羅斯島
伊奧斯島
凱阿島
基莫洛斯島
基斯諾斯島
米洛斯島
米科諾斯島
納克索斯島
帕羅斯島
聖托里尼(錫拉島)
塞里福斯島
錫夫諾斯島
錫基諾斯島
錫羅斯島
蒂諾斯島
福萊甘茲羅斯島
薩羅尼科斯群島
埃伊納島
安吉斯特里島
波羅斯島
薩拉米斯島
斯派采島
伊茲拉島
佐科斯島
佐澤卡尼索斯群島
羅得島(主島)
阿爾基島
卡利姆諾斯島
卡爾帕索斯島
卡索斯島
卡斯泰洛里佐島(邁伊斯蒂島)
科斯島
利普西島
萊羅斯島
尼西羅斯島
帕特莫斯島
錫米島
蒂洛斯島
哈爾基島
單獨島嶼
克里特島(希臘面積最大的島嶼)
埃維亞島
土耳其島嶼
伊姆羅茲島(土耳其面積最大的島嶼)
特內多斯島
楚達島
參見:地中海島嶼列表
權威控制資料庫 國際
FAST
VIAF
WorldCat
各地
法國
BnF data
德國
以色列
美國
日本
地理
全球火山計劃
MusicBrainz area
Pleiades
其他
IdRef
伊斯蘭百科全書